第100章 誰是受害者?

-

鄧蓮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家,她輾轉反側,徹夜難眠,她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了!

她開始去調查,她多方打聽,才知道這個黃英的家庭可不簡單,媽媽是教育局領導,爸爸是公安局局長,妥妥的高乾家庭!

這事說起來也簡單,就是78年高考的時候黃英冇考好,因此情緒低落,每天在家鬱鬱寡歡。

這可把她的高乾爸媽急壞了,左思右想,就打起了“頂包”的主意。

不過他們很聰明,專門查詢了縣城考生的資料,從中找了好幾個與女兒年齡相仿,學習成績還可以的女學生。

他們發現這個叫鄧蓮的學生跟女兒的年齡相近,且高考成績不錯,還考上了湘南大學。

最關鍵的是這位叫鄧蓮的女學生是農村的,家庭背景簡單,就是極為普通的農民家庭。

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,即便是事發敗露,也拿他們冇辦法!

於是乎,他們找到了一中的副校長李天,篡改了黃英的資料,擷取了鄧蓮的大學錄取通知書,生生的讓黃英變成了“鄧蓮”,得到了上大學的資格。

而真正的鄧蓮卻矇在鼓裏,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,被迫回到農村務農。

經過無數次艱苦的走訪,終於有知情人吐露了口風,鄧蓮知道事情的真相後,非常生氣,她開始給地區紀委,政府部門寫信實名舉報,要求調查此事。

她的信寄到地區紀委後,地區紀委將舉報信直接轉給了宜城縣紀委,要求宜城縣紀委予以查證。

很巧合的是,縣紀委書記跟這位公安局長還是親家,鄧蓮在國慶節看到的那個帥氣的小夥子就是這位紀委書記的公子。

可是收到了舉報信必須處理呀,不然怎麼跟上級領導交代呀。

於是,一份搞笑的處理意見出台了,縣紀委決定:對於黃英同誌頂替鄧蓮上大學一事,嚴重的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,由於黃英同誌在高考前未年滿十八週歲,屬於未成年人,不予立案,給予其黨內警告處分,希引以為戒。

這份處理意見給鄧蓮帶來的打擊顯然是巨大的,她一夜白頭,心中無比悲憤。

她知道在縣城是告不倒他們了,他們的勢力太大,她決定去省裡告。

她那懦弱的丈夫顯然害怕了,死活就是不讓她去,說現在都已經這樣了,就是告倒了,她又能怎麼樣。

是呀,又能怎麼樣呢?

重新給她上大學的機會嗎?想想都不可能!

再說了,胳膊擰不過大腿呀,人家公安局長一個電話就可以整死你,你鬥得過人家嗎?

丈夫的話潑涼了鄧蓮的心,她心情悲憤,滿腔怒火,胸中有股莫名的恨意。

她似乎魔怔了,念念不忘那個頂替她上大學的黃英,就連做夢都在念著她的名字。

有一天,趁著丈夫外出地裡乾活,她坐車來到了縣城。

她揹著一個破舊的小揹包,揹包裡藏著家裡的菜刀,她帶著它來到了縣財政局,一直在門口來回的徘徊,就是為了找黃英要個說法。

她終於等到了畢業後分配在縣財政局上班的黃英,她質問她為什麼要奪去屬於她的機會。

黃英陰沉著臉,一言不發,扭頭就走。

仇恨是可怕的!它使得鄧蓮失去了理智,她憤怒的從揹包裡拿出菜刀向黃英砍去,黃英“啊”的一聲慘叫,手臂被鄧蓮砍傷,倒在地上呻吟不止。

門口的保安被驚動了,迅速趕過來把鄧蓮製服,並扭送到了公安局。

公安局長的千金被砍傷,這還得了!必須馬上批捕!

檢查院很快便提起訴訟,法院擇日進行了不公開審理,判處鄧蓮犯故意傷害罪成立,執行有期徒刑8年。

而她的丈夫因為她的坐牢,與她離了婚,孩子也跟了父親。

她在失去自由的同時,也失去了自己的家,失去了自己的孩子。

有人說,鄧蓮觸犯了法律,就應該得到製裁。

可是有句話永遠是對的,法律不外乎人情,從近期的輿論就可以知道,人們對鄧蓮的遭遇倍感同情。

俗話說,冇有因哪有果呀,這種看起來公平公正的高考,卻被某些人利用權力改變了規則,這讓老百姓怎麼想呀!

黃英被砍傷,受到了傷害,那是**的。

鄧蓮被判刑,卻是心靈俱毀。

如果說某些部門能夠秉持正義,想必鄧蓮也不會那麼絕望,以至於做出這麼不理智的行為。

鄧蓮深陷牢獄,連起碼的公正都冇有等到,毫無疑問,這種心靈傷害造成的痛苦會伴隨她的一生,直到永遠!

小縣城永遠冇有秘密,“地下交通員”把訊息傳的滿城風雨,身處風暴中心的宜城一中自然也不能倖免。

就連兩耳不聞窗外事,全力備戰高考的畢業班學生們都知道了。

他們都在擔心,類次的這種事情會不會落在自己身上,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“鄧蓮”。

要知道,在那個年代,可冇有什麼電話和互聯網查詢成績一說,高考成績考生是不知道的,他們隻能看學校貼出來的成績單。

至於個人的成績查詢,除非你在教育部門有關係,又或者是學校出麵,你纔有可能查到自己的真實成績。

換句話說,隻要你在學校有人,又或者恰巧在某些職能部門有關係,你就可以輕易的動動手腳,把彆人的成績據為己有。

至於學校的成績單,很簡單,你可以是400分,也可以是300分。

如果你自覺考的還不錯,公示的成績卻大相徑庭,那說明你很不幸!因為有人相中了你…

宜城一中,校長辦公室。

陳自立緊鎖眉頭,坐在沙發上,“鄧蓮事件”愈演愈烈,可以說對宜城一中的聲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。

這幾天陳自立都不敢出街,他總感覺有人在背後指指點點。

他發誓,鄧蓮的事情他毫不知情,他也冇有參與。

可是又有誰相信呢?

他纔是宜城一中的校長,這個學校的最高領導,不管有什麼事情,他都脫不了乾係。

俗話說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學校也不例外。

副校長李天和他向來尿不到一塊,他仗著有在地區教育局任職的老嶽父撐腰,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裡,經常在校委會上頂撞自己。

也就是他資曆老,威望高,要不然早就被他取而代之了。

這次的“鄧蓮事件”,陳自立不用猜都知道,肯定是李天乾的好事。

現在好了,高考被頂替的事情越鬨越大,看你李天怎麼收場?

想到這裡,陳自立不禁有些幸災樂禍。

“鈴鈴…”電話響了,他拿起電話。

“姐夫,是你嗎?”是小舅子楊樹的聲音,他在省政府機關上班。

“是我,有事嗎?”

“姐夫,你在哪?接電話方便嗎?”楊樹壓低聲音說道。

“你稍等…”,陳自立放下電話,他打開房門往外看了看走廊,很安靜,一個人也冇有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