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一個不小心,成了文學青年

-

“瘋狂的賽車”旅程結束了,但由此造成的影響卻遠遠冇有結束,譚震所在的家鄉處於兩省交界處,而且還是那個突出的位置,從鄉裡麵到縣城,要穿越省界才能到達。

考慮到兩省交界地方的複雜性,為了防範未知的風險,保證鄉裡班車的正常運行,鄉政府給鄉裡的班車加強了“警戒”,配上了鄉裡的民兵“武裝押運”。

不要小瞧那個時代的民兵,那可是有真傢夥的,一水的56式半自動步槍,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AK47中國版本,配7.62毫米口徑子彈,絕對是威力十足。

就連那些民兵,有不少都是退役的軍人,他們從部隊退役以後,就自動的成為了國家預備役部隊中的一員,平時就帶領村裡的民兵參加軍事訓練。

這些參加過軍事訓練的民兵要是去上戰場,可能還需要磨練,可是對付這些公路流竄的流氓地痞,那絕對是一打一個準。

要不是班車空間狹小,估計這些激情氾濫的鄉村民兵就要把60迫擊炮搬上汽車了。

譚震開始為那些劫道的歹徒默哀,大刀片碰上56式,想想都覺得蛋疼。

回到學校的譚震依然是個在老師眼裡乖巧聰明,好學勤奮的好孩子,或許是身體裡住著一個成年的靈魂,他與其他同學總是格格不入,總喜歡一個人沉默的坐在那裡,靜靜的看書、寫字。

教數學的王老師那裡是譚震最喜歡去的地方,王老師也很喜歡這個聰明上進的孩子,他總是耐心的回答他的一個又一個問題。

其實以王老師的水平,放在八十年代的中國,做個大學老師是綽綽有餘的,要知道他可是五十年代某重點大學數學係高材生,才華絕對不是那些普通大學生可以比擬的。

八十年代初的大陸由於剛剛結束十年混亂,很多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,特彆是大學,受到的衝擊最大,很多優秀的老師被調離,被迫離開校園,導致當時的很多大學的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。

像王老師這種有真才實學的老師成了很多大學爭搶的對象,三番五次的來函來人,要調王老師到城裡的大學去工作,可是王老師總是屢屢推辭。

他說他捨不得這個美麗的小山村,捨不得相濡以沫的農村妻子,捨不得學校的孩子們…

譚震忽然有一股寫文章的衝動,他想把王老師的故事寫下來,寫給更多人看,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鄉村教育現狀。

讓無數人瞭解像王老師這樣的鄉村教師,不為名利,不懼困苦,堅持在條件艱苦的小山村教學。

激勵更多的知識分子到農村去,改變鄉村落後的教育狀況。

前世劉老師寫的“鄉村教師”小說很經典,譚震看過,說真的,很感人,看過以後感覺心靈受到了衝擊。

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個鄉村教師,因為心繫山村小學的孩子們,放棄回城的機會,直到有一天,他發現自己居然得了癌症。

按理說既然得了病,那就抓緊治療吧,好死不如賴活著。

而且醫生也說了,手術治療可以延緩他的生命。

他看看自己的積蓄,很遺憾,哪怕是十分之一的手術費,他也冇有!

他深感大限將至,冇有絲毫的猶豫,還是回到了自己熱愛的小山村,回到了那個魂牽夢繞的山村小學。

他每天依然帶病堅持上課,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,不得不說,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小說,劉老師用科幻的手法詮釋了鄉村教師生存的意義。

於是,他開始寫自己的“鄉村教師”,他冇有用劉老師的科幻手法,因為他覺得這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根本不需要其他的包裝。

他寫道:“我的家鄉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,這裡有風景秀麗的自然風光,有質地淳樸的農民兄弟,有熱情可愛的孩子們,也有山裡崎嶇難行的鄉間小道…

交通依然是製約山區百姓經濟發展的難題,我們的學校就坐落在這山區峽穀中的盆地中央,外麵的世界需要我們步行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到鄉政府搭車,再坐上三個小時的班車去瞭解。

你難以想象,這個偏僻的小山村,卻是我們王老師最摯愛的地方,他是一個五十年代的大學高材生,因為那個特殊的年代來到了這裡,從結識到結緣,他把家安在了這個曾經令他痛哭流涕的地方。

他放棄了繁華的城市,放棄了回到大學任教的機會,甘願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,釋放自己的青春,隻因為他說過,這裡有他熱愛的學校,有他拋舍不下的孩子們,他愛這片土地,愛的是那麼的深沉…

他用稿紙譽寫好,裝進信封,想了想,便在信封上寫上了《萌芽》雜誌的收件地址。

第二天,他把貼好郵票的信封交給下鄉送信的郵遞員大叔,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,至於能不能發表,就看天意了。

如果…雜誌編輯能看到的話。

漫長的十月過去了,就在他滿是遺憾,即將放棄的時候,幸運之神又眷顧了他,班主任方老師通知他到辦公室去。

走進老師的辦公室,看見老師滿臉喜色,譚震心頭一動,內心有一絲竊喜,他隱隱有一種預感,就是自己的稿子被采納了!

果然,方老師高興的拉著他的手,一臉的笑意,興奮之情溢於言表。

“譚震同學,恭喜你呀,你的文章在雜誌上發表了”

譚震看到,在方老師的桌麵上放著一本簇新的《萌芽》雜誌,還有一個大號的牛皮信封,裡麵有一張稿費彙款單,不多,隻有區區8元錢!

其中還有萌芽雜誌編輯寫給他的約稿信,大意就是你的稿件“鄉村教師”已被雜誌采用發表,現寄去稿費以資鼓勵,希繼續努力,爭取發表更多優秀作品雲雲。

說實話,譚震也冇想到自己寫的第一篇作品就能夠發表,而且還是在全國有名的期刊上,一個不小心,居然成了時下最火的文學青年。

文學青年在那個年代還是很吃香的,何況還是在全國性的雜誌上發表文章,在享受了崇敬的眼光後,他的書桌抽屜裡多了一些來曆不明的筆記本,大多是一些女同學的“文學作品”,說是要與他探討文學真諦。

也有的女同學會在與他擦肩而過的時候,塞給他一張寫滿字跡的小紙條,然後再羞澀的小聲說:“回去記得看呦”。

就連同桌的汪美玲,看他的眼神也不對,每次都是紅著臉欲言又止,有羞澀也有憧憬。

譚震抱著頭懊惱:姐姐,我還小呀!

《鄉村教師》的發表給了譚震很大的困擾,偏僻的山區在文化事業方麵一向落後,能在全國性的報刊雜誌上發表文章絕對是很長臉的事情。

鄉中學的老師和同學都倍感榮耀,他在學校也成了“名人”,學校的老師對他也是另眼相待,同學們看他的眼神也充滿了崇敬的目光。

以前可能還有人看他年幼又有些傲嬌很不服氣,想方設法的要找他麻煩,時不時的給他一個絆子,雖然傷害性不強,但是侮辱性極大。

中學的同學們都是十幾歲的青春少年,處在那個躁動的年紀,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可笑,可是卻經常發生,往往是不經意的一次碰撞,就有可能引起軒然大波。

少年的世界很簡單,卻又很複雜,你永遠也猜不透他心中的所想,他們沉浸在青春的世界不能自拔,很幼稚又很無聊。

他們崇尚一切流行的東西,又抵製一切他們所不喜歡的東西,或許是源於他們對文學的喜愛,他們對譚震“作家”的身份充滿了興趣,自然的就成為了譚震的擁躉。

譚震在學校的日子也變得舒適安逸起來,再也不用夾著尾巴做人了,因為他有了自己的“米粉”,有了一群堅實的力量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