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廢品裡麵的珍郵

-

於是他兩眼一瞪,衝著譚震就喊道:“嘿…那小子,離這裡遠點,再看見你來拿東西,小心剁了你的爪子。”

譚震一聽就知道大爺誤會了,趕忙上前解釋道:“大爺,你好,你誤會了,我不是來偷東西的,我是一中的學生,我來這裡就是想看看有冇有用的著的書籍雜誌,冇彆的意思…”。

他還拿出自己的學生證給大爺看,大爺一看,還真是縣一中的學生,這才放了心。

“小娃子,我這裡什麼書籍報紙都有,你要不嫌臟,就自己去挑,不過我可先說好,這是公家的東西,一本兩本就算了,如果拿的多,那是要給錢的”,大爺笑了笑,說道。

“大爺,你放心吧,我給錢,你該怎麼收就怎麼收!”譚震也高興的回答道。

“那行,我們收回來廢紙雜誌兩分一斤,你要買,就按五分一斤算,童叟無欺!”老爺子一揮手,很大氣的說道。

“行,大爺,謝謝你咧,那我就進去選了”,譚震心裡很是高興,終於找到了這個“寶庫”。

老頭姓梁,人稱“老梁頭”,這廢品站總共就三人,還有兩個年輕的小夥子。

不過因為廢品站味道有點衝,那兩個年輕人嫌這裡環境不好,平時都不在這裡住,隻有老梁頭一人在這裡值守。

廢品站的東西很雜亂,裡麵除了銅鐵鋁這些比較貴重的金屬,像廢紙雜誌、舊衣服塑料什麼的,都堆積到了一起,形成一座“小山”,時間久了,自然會有股味道。

譚震捏著鼻子走到這堆“龐然大物”麵前,仔細的翻撿。

要說這廢品站,好東西還真是不少,有很多還是嶄新的雜誌和報紙,譚震還看到了當月出版的人民日報和當代雜誌,估計是哪個單位訂閱的看完就直接甩了。

那個年代的單位都會有要求定雜誌和報紙,像人民日報、南湖日報是必須的,還有一些時政雜誌也是必備的。

這些嶄新的雜誌在新華書店可不便宜,譚震自然毫不客氣的收了起來,還有一些以前發行的科普讀物,他也收了不少。

隻是一會兒功夫,他就收集了一大堆平時難得一見的報紙和雜誌。

正當他想打道回府時,突然“嘩”的一聲,他剛纔翻撿的地方露出一個袋子。

這是一個編織袋,用繩子捆住,外麵鼓鼓的,看樣子裡麵裝的應該都是書籍。

他好奇的打開一看,好傢夥!裡麵果然是滿滿一袋子的書籍。

他仔細翻了翻,很多都是五六十年代以前的書籍,有幾本還是線裝書,看樣子應該是民國時期的。

他拿過來一看,果然,是上海商務印書館出品,民國二十年的幾本雜誌。

還有幾本有些薄的雜誌,一看居然是1955年《集郵》雜誌創刊號,這可是稀罕玩意!

這個創刊號當年全套十本,市麵上存世量極少,能夠儲存到現在,真的是極為難得,譚震估計這位收藏者應該也是一位集郵愛好者。

隻是冇想到他的後人卻把它當廢紙賣掉,也不知道這位原來的書主人會不會氣得從墳墓裡爬出來,找不孝子孫算賬。

譚震看著這些集郵雜誌,心裡猛然一動,既然書籍原先的主人有集郵雜誌,他肯定有集郵愛好,怎麼會冇有集郵冊呢?

他於是把袋子裡麵的書全部倒了出來,果然看到裡麵夾雜著一本有些發黃的集郵冊。

他打開一看,瞬間驚呆了!甚至有些窒息!

一整版的大清大龍郵票!我的個乖乖,即便在八十年代,拿出去也能賣上不少錢,這可是曆史上第一套郵票,絕對是價值連城。

它一套三枚,綠色的麵值壹分銀,紅色的麵值三分銀,桔黃色的麵值五分銀。

據說當時發行了100萬枚,因為當時時局不穩,實際存世量極少。

在後世的嘉士德春季拍賣會上,一套中上品大龍郵票就曾以5376萬元價格成交,而這裡可是好幾套,這得值多少錢呀!

有那麼一刹那,譚震都不想奮鬥了,就守著這郵票,一輩子也是吃穿不愁了!

他又翻開第二頁,好傢夥!“紅印花當壹圓”大清郵票,一共六枚。

這個郵票可不簡單,它是我大清在1897年海關郵票上加蓋而成,它整套有八枚,麵值不同,其中最珍貴的就是“當壹圓加蓋”郵票,在1997年香港拍賣會上以單枚180萬元成交,也是難得的珍品。

譚震雙手發抖,心跳的厲害,他緊張的看著四周,生怕有人發現了這個秘密。

幸好這個時候臨近中午,炎炎烈日,異味撲鼻,加上這裡地處偏僻,一般人都避之不及,更談不上有人靠近了,這才讓譚震放下心來。

第三頁是“藍軍郵”,裡麵有兩套,有點遺憾的是其中一套邊角有些殘缺,讓譚震很是可惜。

“藍軍郵”一套三枚,有藍、黃、紫三種顏色,其中又以藍色郵票為最,存世量極為稀少。

其麵值均為舊幣800元每枚,1953年發行,專門用於當時的軍隊使用。

在後世的北方拍賣會上,一套藍軍郵四方聯就曾以340萬元成交,屬於軍郵中的珍品。

第四頁更是讓人心跳加快,它是“全國山河一片紅”四方聯。

說起這枚郵票,還有一個曲折的故事,這枚郵票是在1968年那段特殊時期發行的,因為發行印製圖片有問題而被收回銷燬,存世量極少。

在後世的一次拍賣會上,以單枚730萬元的高價成交,由此可見其珍稀程度。

而現在譚震手中的這套郵票,可是四枚,這可是四方聯,保守估計也是千萬之巨!

在其他的幾頁郵冊中,譚震還發現不少珍稀郵票,其中就有“黑題詞”郵票兩枚。

“黑題詞”郵票也是那段特殊時期時期發行,裡麵同樣有一段曲折的往事。

據說當時是東瀛的某黨想要學習我國搞革命,組織了一個代表團來我國訪問,想要尋求我國的支援。

後來受到最高領導的接見,並題詞留念,結果因此被東瀛政府抗議,認為我國搞沙文主義,強烈要求我國取消此郵票的發行。

考慮到國際影響,中央下令收回郵票銷燬,可是因為郵票都已經發行了,自然就有人收藏了,據說現在存世量已不足十枚,足見其彌足珍貴。

後麵的幾頁比較雜亂,有民國的郵票,也有解放區郵票,還有抗日戰爭時期發行的郵票,看來這位原來的主人絕對是個集郵達人。

從這廢棄的集郵冊就可以知道,這位先生想必已經不在人世,要是活到現在,譚震還真的想去跟他交流一番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