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粵州歸來

-

因為當時國內特殊的曆史原因,私營經濟在粵省的經營都是半遮半掩,粵州也是如此。

這裡一般都是做熟客的生意,外地的客戶基本都不知道,他們拿的都是從批發商那裡買來的二手貨。

如果譚震不是熟知曆史,他也不會找到這裡。

做生意拚的是什麼,除了質量,款式,就是成本!

這裡的私人作坊雖然小,但是款式絕對新穎,都是從港島那邊傳過來的時髦款式,拿回去絕對好賣,關鍵還是一手貨源,價格絕對實在。

一手貨源,新穎款式,質量上再把控一下,想不賺錢都難。

譚震帶著老三叔往附近的村裡走去,他知道附近的村莊都有不少這樣的家庭作坊。

還冇走到村口,就聽到有機器的轟鳴聲,譚震知道,這是來對了!

他順著聲音往前走去,發現有很多平房前都有人在進進出出,搬運衣物材料,到處一片繁忙的景象。

村子裡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機器聲,雖然這些家庭作坊都不是很大,但都已經初具規模。

隻不過因為現在國家的政策還冇完全放開,他們不敢公開而已。

他走到一棟比較寬大的房子前,看到裡麵有一個年輕人在搬運布料,他便用粵語問道:“你好,靚仔,你們這有喇叭褲出售嗎?”

“當然有了,我們這裡什麼褲子都有,隻要你需要,都可以做。”

年輕人看見有客戶上門,很高興!便跟譚震聊了起來,一來二去的兩人慢慢熟絡起來。

通過交談,譚震得知,這個年輕人叫張洛水,村裡人都叫他阿洛,家裡的服裝加工廠也是這村裡最大的一家。

而且阿洛還表示,要是自己家做不過來,還可以安排其他的鄰居幫忙加工,保證保質保量。

“洛哥,這樣啊,我們呢這次來就是專門來定喇叭褲的,你給個實價,我就不往其他廠去了,怎麼樣?”譚震笑著說道。

他之所以如此淡定,是因為他在前世研究過沙河大街的服裝發展史,對當時的服裝市場行情瞭如指掌,所以他也不擔心阿洛在價格上欺騙他。

“你放心,我們生意人做的是長期生意,講的是誠信,不會亂來的,你有心就給個8塊錢一條”

“洛哥,你講笑吧,8塊錢一條你叫我怎麼賣呀?我還要運回去,來回花費都要不少,冇有利潤生意冇法做…”

兩個人你來我往的爭論了許久,最後談好5元每條,進2100條,約好3天後交貨。

整個過程都是譚震在操作,冇辦法,老三叔對這個一竅不通,譚震不出麵協調他根本搞不定。

老三叔整個一頭懵,他都不明白自己兒子是怎麼瞭解到這裡有服裝廠,而且看起來還非常熟悉的樣子。

最奇怪的是居然還會講粵語,做起生意來也是一套一套的。

說實話,憋在老三叔心裡的疑問實在太多了,他都想扒開自己兒子的腦袋看看,裡麵到底裝了一些什麼。

不過合同簽字倒是老三叔簽的,冇辦法,誰叫譚震還冇成年呢。

簽好協議,譚震付了2000元定金,便帶著老三叔去附近的招待所開房住宿。

難得來一趟粵州,接下來三天裡,譚震帶老三叔在粵州到處遊玩,越秀公園、中山紀念堂、北京路、上下九,玩的是不亦樂乎。

雖然前世曾經來過粵州,譚震還是如同以前一樣對粵菜不感冒。

那個時候外來工還比較少,粵州的飲食文化方麵還冇有什麼變化,不像後來,全國各地的飲食在粵州街頭都能找到。

現在這裡主要還是以粵菜為主,甜食偏多,味道又相當的寡淡,這對重口味的湘南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煎熬。

搞到老三叔總是埋怨粵州美食吹水,還說什麼食在粵州是騙人的。

於是,每次吃飯的時候,他就開始懷念家鄉的味道。

因為這次資金有限,譚震冇有進蛤蟆鏡,它畢竟是裝飾品,一般的人還真捨不得買它。

想想也是,褲子可以穿,款式先不說,好歹它也是生活必需品。

而蛤蟆鏡就不一樣了,純粹的裝飾品,是那些時尚的年輕人用來裝b用的,還尼瑪特彆貴!

也隻有那些追求時髦,手裡有點閒錢的人才捨得買,你冇見宜城的混混裡麵,也就梁山一個人纔有戴。

三天後,譚震提到了2100條喇叭褲,付清了尾款,還留好了聯絡方式,同時也跟阿洛約好,下次電話聯絡,定金先打款,收到貨以後再全部付清。

阿洛也有心擴展自家的生意,對譚震的合作很是熱心,還幫他們雇了一台人力車把貨送到公交站。

兩父子坐上公交車到了火車站,直接就買站票進了站台,坐上了一輛途徑程市站的班列,直到上了火車補好票,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。

說真的,那年頭做生意真的很辛苦,長途奔襲本來就很累,除了要防備流氓地痞的騷擾,還要防止被某些彆有用心的工作人員“查貨”。

這些打著國家旗號假公濟私的人尤其可恨,一個不小心被這些人盯上,不死也要脫層皮,到頭來白乾不說,還要倒貼。

還好,譚震他們比較順利,兩個人輪流睡覺,看著貨物,一路上也是有驚無險。

經過近十個小時的旅程,火車終於到了程市火車站。

老三叔和譚震兩個費力的扛著幾個大包裹走出了火車站,好不容易擠上了開往宜城的公交車,又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顛簸,終於回到了宜城。

放好包裹,兩人都累得夠嗆,草草的吃了點東西,就躺下了。

這一覺睡的是天昏地暗,直到第二天中午兩人才醒過來。

“爹,你再休息一會,我出去辦點事!”譚震打著哈欠對老三叔說道。

“不用了,昨天睡了一宿,今天也該起床了!你去忙吧,不用管我!”老三叔搖了搖頭。

簡單的洗漱了一下,譚震就提著一個裝有喇叭褲的袋子來到城關鎮河水街。

這裡是縣城有名的商業大街,這條街不但有農貿市場,還有供銷社,物資公司門市部,政府部門的各個掛靠點,飯店,旅店也都有,基本縣城生活需要的東西,這裡都能買到。

梁山的小店就在這條街上,麵積不大,也就十幾平米,平時就賣點不知道從哪裡搜刮來的日用品,賺點零花錢。

由於店麵經營不善,導致這個小店經常是入不敷出,已經瀕臨破產的邊緣。

梁山也很頭疼,把店麵關了嘛,兄弟們又無處可去,可是繼續開下去又虧錢,這也是他對譚震提出的售賣喇叭褲計劃感興趣的原因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