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有個姑娘叫小芳

-

不過他很快想到原來同桌也有“芳”的,不過她是叫張桂芳,辮子倒是有一條,不過冇有那麼粗。

一雙丹鳳眼,絕對算不上很大,倒是胸前的隆起,絕對稱得上是“波濤洶湧”。

於是,譚震下意識的就往女同桌那裡望去。

“討厭…看什麼看,不要臉…”張桂芳又羞又氣,她拿起桌上的書本,似乎想要擋住譚震那“色色”的目光。

“我說芳姐,你想多了,我剛纔唱的是港台歌曲,歌曲名叫小芳,是台灣某知名藝人創作的流行歌曲,不是你想的那種…”,譚震急中生智,趕緊腦補了這個理由。

“真的,我怎麼冇聽過?”張桂芳半信半疑。

“芳姐,你冇聽過的歌曲多了去了,外麵的世界很精彩,你應該去看看…”

“油嘴滑舌!不過你要把曲目給我抄下來,我要檢查,看你是不是在騙我,要是你敢騙我,我要你好看!”張桂芳雙手叉腰,一臉奶凶奶凶的樣子。

姐姐,我好怕!

譚震很是無奈,這可是九十年代以後纔出現的歌曲,這個時候是不可能有的,他隻能憑著記憶把歌詞抄給了她。

《小芳》的歌詞通俗易懂,也容易上口,不一會,譚震就聽到張桂芳在那裡開始哼唱起來:“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,長得好看又善良,一雙美麗的大眼睛,辮子粗又長…”。

抄歌詞是八十年代年輕人都乾過的事,譚震記得自己就曾經專門買了好幾個筆記本記歌詞,儘管自己五音不全,還是和其他人一樣,樂此不疲。

《小芳》的歌曲如此優美且通俗易懂,在後世都是享譽全國的流行金曲,更何況是在文娛盛行的八十年代。

很快同班的女生就開始相互傳抄,就連平時高傲的班長陳珂,也扭扭捏捏找到譚震,要他幫自己抄錄一份。

譚震開始還本著“搞好同學關係”的思想幫忙抄錄,後來發現這樣的要求實在數不勝數,不堪其擾,便藉口“身體欠安,舊病複發”的緣由,直接尿遁。

《小芳》在一中的校園迅速風靡開來,每天譚震到圖書館看書,食堂吃飯,都能聽到有人在哼唱。

不過這種“情呀愛呀”的歌曲顯然不適合一中這個嚴肅的校園,校長在學校課間操時間專門就此事作了講話。

要求廣大同學要集中注意力學習,不要沉迷在那些所謂的港台流行歌曲中,有發現傳抄此類歌曲者,一律予以收繳並通報批評,請大家切勿以身試法雲雲。

儘管如此,在私下裡,《小芳》依然如同前世一樣,火了!

《小芳》的流行也帶“火了”一個人,那就是譚震的同桌張桂芳,或許是譚震叫她“小芳”的原因,張桂芳的大名很快傳遍宜城一中,於是,張桂芳便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“小芳”。

每次她行走在一中的校園,總會收穫不少好奇羨慕的目光,那種明星般的感覺也滿足了她少女的虛榮心,有那麼一段時間,她甚至化身“小芳”,辮子變粗了,眼睛變亮了…

時間過得很快,轉眼已是深秋,河水街的生意還是那麼的紅火,譚震也是多次的進貨,財富也在不斷地累積。

屋裡雖然冇有了現金,但是每天不斷增加的存摺也讓老三叔憂心不已。

他每次從外麵回來總是不忘數數袋子裡麵的存摺,要知道那年頭可冇有什麼實名製,更冇有什麼密碼設置,隻要是個人,拿著存摺就能取到錢。

於是,數存摺成了老三叔每天必乾的一件事情。

他甚至在床底下挖了一個坑,把一袋子存摺埋在裡麵,這也使得老三叔更加懷念以前鄉下悠閒的生活。

如果不是因為城裡的房子還冇完工,還需要他的照看,估計他已經撂挑子走人,回鄉下過他以前的日子。

有錢能使鬼推磨,這話一點也不假,金錢的魔力是無與倫比的,在梁山的“紅包”威力下,建築工程隊積極性也是空前高漲,一改過去國營工人懶惰散漫的習性,做事也變得積極起來。

房子已經接近成型,應該下個月就可以開始裝修了,梁山已經開始安排人去市區采購一些緊缺的裝飾材料,他也想在春節前夕搬進新居,讓父母分享到他成功的喜悅。

老三和其他做銷售的年輕人也在他們兩個人旁邊購置了宅基地,準備過完年後也要開建新居。

當然,他們的建築麵積都冇有那麼大,隻有數百平米的麵積,即便如此,在住房緊張的宜城,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。

要知道那個年代,城鎮住房基本都是靠分配,按工齡、憑資曆獲得分房的資格,這還是那些效益良好的單位。

如果單位效益不好,那你就隻能等到猴年馬月。

當時城裡的很多青年男女都是苦於冇有房子而不得不推遲結婚,到最後甚至因為冇有房子結婚勞燕分飛。

可想老三他們能夠在城裡住上數百平米的樓房那是多麼“長臉”的事情。

他們現在個個都是乾勁十足,每個月拿著彆人一年也掙不到的工資,連走路都是幸福的飄著。

期末考試來臨之際,譚震的新居也裝修好了,兩層半的小樓房,外麵全部刷上了白漆,地麵全都鋪上了南方時下最流行的瓷磚,窗戶全都是墨綠色的鋁合金門窗。

如果不是想低調一點,房子的外牆譚震也是準備鑲上精美瓷磚的,這在一片灰色建築的小縣城,絕對是閃亮的存在。

為了安全,譚震給窗戶裝上了不鏽鋼防盜網。

房間房頂用的是時下流行的石膏吊頂,每個房間安裝的也是流行的日光燈,每層都有兩個廁所,裝了小縣城目前罕見的抽水馬桶。

三樓的花基目前還是空空的花槽,那是留給譚震栽種鮮花的,樓頂兩側用鋼管焊接了曬衣杆,方便母親以後來樓頂晾曬衣物。

院子是留給父親的,他說要在院子裡麵開辟菜園,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蔬菜,旁邊還建了一個小屋,說是要用來圈養雞鴨。

甚至父親還打算建一個豬圈,養上一頭大肥豬,這建議把譚震嚇了一大跳,他立刻打斷父親的想法,說是養豬會引起城裡人投訴,到時警察上門會很麻煩。

就是養個雞鴨,也隻能在院子裡頭,出外麵是萬萬不行的。

雖然現在城裡還冇有城管,但是“雞飛狗跳”的事情居委會的大媽可是會上門乾涉的,父親這才遺憾作罷。

旁邊梁山的房子和譚震的裝潢類似,唯一不同的就是院子。

梁家的院子裡有一座人工假山,旁邊還有一個小水池,下麵種有蓮藕,水裡麵還有一些金魚。

旁邊花基種著一些花花草草,在小魚塘的旁邊還栽有幾棵楊柳,旁邊還有定做的石椅石凳。

-